煤油灯的思念
农村独立生活四年,最让人思念的,就是那盏煤油灯了。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农村没有电灯,国家处于建设初期,能源匮乏,煤油是重要的生产生活物资,由国家集中管理,每月按计划分配到农户或个人,煤油灯就是当时农村主要的照明光源。
夜晚的农村,大地静静地享受着天空撒下的星光,青蛙声、蟋蟀声汇成一支美妙的小夜曲,偶尔一束手电光,会立刻引发出一阵阵脆脆的狗叫声。散落在农户的煤油灯,如薄薄的云雾遮盖的小星星,透露出微弱的亮点,点缀着乡村无边的夜色。
劳作一天的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小茅屋,火柴划一划,点亮煤油灯,土黄色的墙上,投下我那孤单的身影。已经饿极了,煤油灯端到土灶前,两分钟的柴火,热热中午的饭菜,让煤油灯看着我狼吞虎咽。
小茅屋里,煤油灯驱散着黑夜,那忽闪忽闪的灯光,如我一颗跳动的心。我静静地看着煤油灯,抚摸着煤油灯,只有它,才能让我在黑夜中找到力量,找到信心。我仔细地打量着煤油灯,灯很简约,一个墨水瓶上的灯杆,再穿上一根布线条,一盏小小的煤油灯,成了新中国建设初期农村的主要照明工具。如果没有煤油灯,农村可能还要用油碟和火把照明。我突然觉得煤油灯如同一个鲜活的生命,是一个活生生的燃烧过程中的载体。我和煤油灯一样,也是在建设祖国新农村的征程中发挥各自的作用,而煤油灯散发的光和热,却给予了我战胜农村夜晚寂寞的动力。
从此,我喜欢上了煤油灯,并成为了好朋友。我很理解它,当有晚风缭扰它时,它会轻轻地扭动着腰身向我发出示意,我会马上用手心去呵护它,把它放在我的怀中,静悄悄地散发着它的柔美。
我喜欢煤油灯。面对空旷的茅屋,唱一曲“远飞的大雁”,送给心爱的煤油灯,来一首“我爱祖国的蓝天”,献给黑夜中的那一线光明。我们互帮互助,积极应对寂寞与漫漫长夜;我们相依相偎,携手并肩,共度建设新农村的岁月。油灯伴我早出晚归,犁田插秧,送公粮,挑大粪。
我喜欢煤油灯。我们经常黙黙对视,双方无语,但心有灵犀。我点亮你的美丽,你让我青春无悔;你陪我到天明,我为你添油鼓劲。夜晚,我们伸手可及,互相安抚,你怕我胆小,我怕你熄灭。我们配合得完美无瑕,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我喜欢煤油灯,而且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记得是第四年的初夏,已长大成人的邻里姑娘苏如妹来到了我的油灯下。四年前,她还是14岁的小姑娘,而今已经是高中毕业的大姑娘了,因我曾经借阅过她的初中课本,彼此之间从没有什么变成了似乎有了什么,我们在油灯下一起学习,她的数理比我好,她讲的三角函数还真的有点妙招,“勾三股四弦五,勾平加股平等于弦平,相当于父亲加母亲等于她们的孩子一样。”她说,讲完脸上略显青涩红晕,一派少女姣好。她那秀丽的长发上扎着白色的手绢,花格衬衣黑色丝裙穿岀时代少女的美丽。因为美丽,她自信地走向我的茅草屋,勇敢地来到我的煤油灯下。夜晚的煤油灯,让茅草屋充满着温馨,煤油灯散发着青春的激情,灯光融入了会说话的眼睛,没说什么,想说什么,到底说了什么,我们互相都不知道。灼热的心,让茅草屋响起了轻柔的旋律,无声的舞蹈让两颗心紧紧相连,碰撞出的火花在煤油灯下激烈地燃烧。无奈,她母亲一声声“如妹”的呼唤声,打断了我们拥抱中的深情。
浪漫满屋的煤油灯,一会又变得如此地无情。我那炽热的胸膛,在油灯下跌宕起伏,如妹那多情的眼神,在灯光里不停地闪烁。如妹虽然已经离去,煤油灯告诉我,她在灯光里,她依然在我的怀抱中。
煤油灯啊,你给予我那么多的欢乐与希望,但也有过几次可爱的撒娇顽皮。记得有一次,我辛苦煮的一锅红薯饭,不小心撞了你的腰,你却不问青红皂白,只身跳入沸腾的米海,一锅好端端的米饭,成就了你辣妹子脾气。还有一个深夜,摸火柴时撞倒了你,而你却死活不饶不依,在櫃子上打滾不起身,硬是将油灯里的煤油倒完了才安逸,櫃子里的粮食,全部染上了你的香味,你真的惹不起啊,親爱的煤油灯。从此以后,我处处小心,更加呵护着你,每个地方都让你坐在最显眼的位置,因为你在我心目中,没有你,就没有我的快乐与欣慰,没有你,如妹的那双多情的眼神就会随之消失。
忽然有一天,煤油灯的花蕾在绽放,你告诉我,这是灯的快乐,吉祥的象征,预示着灯的主人,将要起跑腾飞。你说,今晚我们彻夜舞蹈吧,让我俩醉在今宵。于是,我为你吹起了快乐的口琴,还唱了多情的“芦声恋”,你为我照亮了幸福的茅草屋,直到黎明旭日。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祖国农村已经全面脱贫进入小康社会,茅草屋变成了小洋楼,电气化太阳能已经普及农户,农村的夜晚,如璀璨的星空。煤油灯已经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悄然消失,已经成为农村照明的历史。
煤油灯岁月已经走远,而思念却一天天在增添。如妹那可爱的身影,仍在脑海里闪现。源于爱的煤油灯,永远刻在了我的心田。
煤油灯,你是我岁月中的思念!
上一条: [ 江智:《条例》是发展新时代统战事业的基本遵循 ] |
后一条: [ 传递马灯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