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帆逐梦蓝天上

作者:周永素    来源:南岸区    点击数:627    更新时间: 2022-3-17

3月4日晚。北京国家体育场。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

你知道演奏冬残奥会会歌的是谁吗?

揭秘!演奏冬残奥会会歌的竟然是来自重庆的他们!

他,他们,奏响了冬残奥会会歌!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残疾人昂扬奋进的精神风貌,传递着自强不息的中国力量。

来自全球规模最大的盲人管乐团——重庆市特教中心扬帆管乐团的视障孩子,伴随着残奥会会旗冉冉地升起,奏响了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未来赞美诗》。演奏时长1分58秒,庄严磅礴的旋律回荡在体育场上空,精彩的演出感动了观众。

参加现场演出的共有47名成员,正是来自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扬帆管乐团的盲人孩子。本次参加演出的成员由小学三年级到高三年级的孩子组成,年龄最小的仅有10岁,绝大部分孩子都出生于农村,其中不少孩子还是第一次乘坐飞机,第一次来北京。

据介绍,扬帆管乐团成立至今已有11年,如今有32名老师、70多名视障学生,如今已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盲人管乐团。

2021年11月,他们接到演出任务,根据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工作安排,扬帆管乐团从100余名团员中选拔出47名音准、节奏都比较好的团员参演。从拿到乐谱到参加正式演出,仅仅只有49天时间,管乐团师生们放弃了寒假休息,进行了高强度集训,一遍又一遍地记谱、演奏、排练,师生们克服了种种困难,5天内完成了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未来赞美诗》的首次排练。

2月8日,师生一行63人启程赴北京,进入封闭管理开始集训,天气寒冷、气候干燥加上饮食上的不习惯,更大的困难也接踵而来。

因为没有视觉经验,普通人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动作,比如出场时持乐器的姿势、预备演奏时拿乐器的动作......都要经过老师们手把手的指导和纠正。

除了排练,寒冷的气温也是乐团面临的一大考验,孩子们不仅要在寒冷的环境中长时间站立,还要克服铜管乐器被冻住后,吹不响或者跑调的问题。

为了完美地展现这1分58秒的“声行合一”,孩子们每天冒着严寒在室外训练达半个小时以上,通过不断练习,孩子们逐渐适应了演奏环境,联排表现一次比一次好。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张海迪观看了扬帆管乐团的演奏之后,感动的称赞;“音准特别好,演奏得特别棒,你们都太棒了!” 每当询问孩子苦不苦,累不累?他们都会回答:“苦,累,但是值得!”因为他们认为能够亲身参与到残奥盛会中这份荣耀值得全力以赴。

2月21日起,扬帆管乐团进入国家体育场,开始实地排练,最初乐团一直被安排站在升旗台下演奏。在一次联排后,冬残奥会开幕式总导演张艺谋觉得,管乐团的表现很突出,应该将他们的表演更好地展现给观众。为了让他们“亮”出来,张艺谋决定让他们站在升旗台阶上表演。

冬残奥会的开幕式上,孩子们挥洒激情,演奏出优美动听的乐曲。台下,老师们屏息观看,眼中闪耀着点点泪光。孩子们虽然看不见世界,但他们的努力,世界看见了!

扬帆管乐团,扬帆冬残奥会,载誉归来!

3月5日21:45分,47名乐手一手搭一手整齐走出来。

“扬帆远航!一起向未来!我们回来了!”

“欢迎回家!”

一个拥抱,是彼此间的思念!迎接人员上前为他们送上鲜花。在接机人群的热烈欢迎中,乐手们留下一张张笑容满面的珍贵合影。

王太樊太开心了。他笑着说:“圆梦了!”原来,王太樊在出发前就表示想让世界优秀的小号手都认识他。“演出结束后,军乐队的叔叔们给我发来了称赞,这就是对我的认可。”

“未来,我们会继续扬帆起航,用音乐点燃孩子们的梦想。”重庆市特教中心校长李龙梅说。

笔者观看扬帆管乐团盲童残奥会开幕式吹奏残奥会歌,心潮澎湃,奋笔疾书,一气呵成了一首散曲《山坡羊》:

号声雄壮,鸟巢回荡,盲童视障心明亮。志高昂,梦飞翔,好随音乐蓝天上。世界此时齐聚光。昨,排练忙;今,喜泪淌。



上一条: [ 奏响中华儿女团结奋斗主旋律——收看全国“两会”有感 ]
后一条: [ 志愿者——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

[打印] [关闭]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