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会员在大凉山将爱传递——记民建南岸会员大凉山教育精准扶贫的一次实录
10月30日,民建南岸会员王德刚在支部活动上分享了一封从大凉山贫困山区寄来的感谢信,里面装着一张给他儿子的捐款收条,字里行间有受助小学生毛静欣的真诚感谢。王德刚说:“我一次一次带儿子去大凉山,就是为了让他感受贫困中的自强不息!”他也号召支部其他会员一起关注教育扶贫。
今年秋季新学期开学前夕,民建南岸会员王德刚带着儿子,再一次来到四川省大凉山北部山区进行爱心资助活动。这次爱心帮扶还要从一条大凉山贫困学生在校期间生活费没着落的求助信息说起,王德刚及其家人长期资助一位贫困彝族学子莫色小兰,她幼年父亲病故,自强不息考上大学,如今已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十多年寒窗苦读,因爱圆梦,心存感恩。为了爱心传递,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小兰老师长期为精准教育扶贫活动做着努力,也因此获得2019年“四川省脱贫攻坚奖先进个人”、2020年度第23届“四川青年五四奖章”。
9月,小兰老师给王德刚发去求助信息,当起了这次资助活动的带队,她介绍说:大凉山其实还有许多需要精准教育扶贫的贫困孩子,毛静欣及其姐姐只是她长期固定“一对一”爱心资助的391个贫困学生中的2个学生,这次资助也只是会员王德刚多次资助活动的一次缩影。
经过一段颠簸山路,因雨后山路狭窄且泥泞难行,王德刚一行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徒步爬山,往越西县河东乡山上的彝族聚居山村-新普村前行。需要资助的彝族小学生毛静欣的家在新普村的最高山坡上,王德刚的10岁儿子凯凯背着一背篼慰问品,还没有爬上半山坡,已是气喘吁吁,但凯凯不仅不同意给他换人背东西,而且不像平常那样叫苦叫累,说:“我一定要体验山区孩子的生活,我还要亲自把慰问品送到毛静欣手里”。
在大家累得想歇一歇时,莫色小兰老师手往前面的山坡指:上面就是毛静欣同学家啦,大家一抬头,看到四个孩子已快步迎了上来。最前面的一个彝族女孩就是马上升小学四年级的毛静欣,这个腼腆的圆脸女孩穿着一件不合身的校服,脚上穿着一双已经坏了的拖鞋,一双小手黑黢黢的。原来她和姐姐刚刚去山上割了两背篼猪草回家,她在家中排行老二 ,家里还有一位上初一的姐姐和两位上幼儿园的小弟弟和小妹妹,家里的五口人的开支全靠妈妈一个人种点山地苦苦支撑。孩子的妈妈看起来瘦弱矮小,但却有着坚强和乐观的目光。
大家看到破烂不堪的土墙房已经摇摇欲坠,让人有点心惊胆颤,幸好当地政府资助,重新在老房子旁边新修住房,给了这个家一个比较安全的栖身之所。但是,屋里面很简陋,好心人赠送的两张木床、两个旧柜子、一个旧沙发、一张旧方桌、几根小木凳就是家里的主要家当。
凯凯和这四姊妹摆起了龙门阵,凯凯问:“你们放学后怎么玩?”毛静欣回答:“我和姐姐每天放学回家把书包放下,就马上去山上割猪草,一个人背一背篼猪草回家后,就要做作业”。又问“你们好久吃一次肉?”毛静欣答:“不知道好久能吃一次肉”,毛静欣的姐姐说:“上一次吃肉已经忘了是什么时候吃的,我们不喜欢吃肉”。原来家里养的几头猪是拿去换钱补贴家用的,孩子却说不喜欢吃肉。
一会儿,毛静欣妈妈端上晚餐招待大家:白水煮土豆和包谷,凯凯尝了一下,说怎么不好吃。原来是高产的土豆和玉米品种,为了产量高一些,牺牲了口感和质量。但是毛静欣四姊妹长期以这些土豆和玉米为主食,看着他们吃的津津有味,再看到毛静欣和姐姐获得的三好学生、学习优秀奖的多张奖状,一行人心里不是滋味。
虽然国家减免了的课本费及学费,但是毛静欣上学期间的学习用品及生活杂费还没有着落,以前有好心人在资助,但是今年因为疫情造成资助中断。王德刚当场以自己孩子凯凯的名义捐助了毛静欣读书期间的全部费用,并鼓励这位彝族女孩要好好安心学习!自强不息!
亲自看到家徒四壁的破旧房屋、品尝了天天只有土豆包谷的饭食,亲眼目睹了同龄人长期干农活后留下的一双黑黢黢粗糙的小手,凯凯将自己的压岁钱捐了出来,承诺以后自己不乱用零花钱,还要发动同学为贫困孩子献上自己的爱心!
上一条: [ 会员作品在城市花博会上展精彩 ] |
后一条: [ 民建会员张成兵荣获“重庆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