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会员冉茂涛:一把雕刀“刻”成特聘教授
冉茂涛,民建会员, 重庆旅游职业学院特聘教授,重庆市亚丰木雕厂艺术总监,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重庆市民间工艺大师,黔江区技术能手,黔江木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高级会员,重庆市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
“根雕就是把形似的物件变成神似的物品,不需要大刀阔斧地去刻画, 学木雕,主要学会构图、画图、造型等技艺。根雕属木雕中的一种雕刻工艺,两者是有区别的。根雕是天然的树根进行雕刻,讲究的是三分人工、七分天成,有的甚至于不用雕刻,尽可能地保留了树根最原始美的形态。而木雕讲究材质为上,人为构思,不需要考虑木材的自然形态,只讲究雕刻技法和工艺水准……”近日,在重庆旅游职业学院雕刻传承室里,被誉为“重庆市民间工艺大师”称号的民建会员冉茂涛,正在为学生上手工木雕工艺实操课。
“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与小时候的兴趣和爱好有关,从小就对树蔸兴趣浓。”冉茂涛说,小的时候农村冬天是靠烤柴火取暖,树疙蔸取暖相比其他柴火燃烧的时间要长。每到冬天,农村家庭都要备齐过冬的柴火。在冉茂涛生长的村子,是一个典型的高山村落。冬天一家人要围着柴火转,他家的院坝边、阶沿边到处堆满取暖的木柴。冉茂涛也是在这些树疙蔸中,发现其形状特别像小猫、小狗、鸡鸭等,他把这些“小动物”挑选出来放在一边。忙完家务活后,他就把父亲做木工的锯子、凿子等工具拿出来进行修饰,再用画笔画上几笔,一个个小动物便展现在家人眼前,惟妙惟肖。
为了把一棵树疙蔸变成一件完美的根雕作品,冉茂涛初中毕业后,便拜师学习根雕和盆景技艺,学成后自己开店经营。“最初经营,店里摆放不少根雕作品,但观看的人多,买的人少,但也有不少顾客来店里看后,给我提供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冉茂涛说,在经营过程中,他发现自己的根雕作品,确实离顾客的要求有很大差距,还需要更好地学习深造。
2005年7月,正值弱冠之年的冉茂涛,前往福建莆田“木雕之乡”学习根雕技艺时,不幸遭遇一场交通事故,左脚被车撞成骨折,导致肢体四级残疾。从健全的肢体变成跛脚行走,冉茂涛的身心受到沉重打击,但他追求艺术的梦没有被击破。从医院回家没多久,冉茂涛便前往福建,潜下心来学习木雕技艺。他深知只有把这门工艺学好、学精,才能把自己的根雕馆很好地经营下去。通过3年的学习探索,2009年,冉茂涛回到黔江,将以前的根雕作品再重新“回炉锻造”,同时筹集资金采购根雕原材料。为了用好根雕材料,他对每一件根雕作品反复构思、精心打磨,最终受到客户的青睐。2013年,冉茂涛建起了工厂,开始规模化加工。
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提升自我,冉茂涛的系列根雕作品问世后,不仅销售在周边区县,还销往重庆、湖北、四川、浙江、上海、山东、新疆等地。其木雕《赤壁怀古》参加2013年“中国乌木根雕艺术节”获铜奖;木雕《哪吒闹海荣获第六届(重庆)工艺品、礼品及家居饰品博览会金奖,被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重庆市民间工艺大师”荣誉称号;2014年,木雕《普济众生》,荣获第七届(重庆)国际工艺品、旅游商品及家居饰品博览会“茶花杯”金奖;2015年,木雕《观自在》荣获第八届(重庆)工艺品、旅游商品及家居用品交易会金奖,同时荣获“重庆市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6年创作的《宗教文化系列根雕》作品被重庆市文化委评为2016年特色文化新产品;2019年荣获“黔江区技术能手”荣誉称号,授予“2019年度黔江区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0年木雕作品《渴望》,获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工匠杯”设计创作大赛“铜奖”。
事业上功成名就,很多高等院校向冉茂涛抛来橄榄枝,重庆旅游职业学院聘任他为特聘教授。冉茂涛不仅是把木雕工艺传授给学生,还带领学生一起创作精品。2022年,冉茂涛与学生一起创作的木雕作品《春》,在重庆市首届工艺美术精品认定中被认定为“优秀作品”;2023年根雕作品《引福归堂》,在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成渝双城经济圈同根同源非遗竞技展”中获得“最佳传承奖”。
冉茂涛作为一名民建会员,始终坚守初心,积极履行参政议政职责。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和一名优秀的特聘教师,他在继承、保护和发展我市传统工艺美术,促进传统工艺传承与创新等方面做出积极努力。他希望把更多的工艺雕刻技术传授给学生,不遗余力地培养出有精湛技艺和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助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并“传下去”。 让非遗工艺绽放光彩。
上一条: [ 合川民建会员获“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 ] |
后一条: [ 民建会员任华章荣获“全国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先进个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