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永川区委会五、六支部走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重庆分院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探究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典型案例,6月28日,民建重庆市永川区委会五、六支部以“低碳能源新动能,科技创新促发展”为主题, 走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重庆分院(以下简称:研究院)开展学习交流活动。
在研究院院长童小畅的介绍下,会员们参观学习了研究院的科研成果,了解到重庆分院是重庆市永川区人民政府、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城市地下空间及能源研究院,为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决策,落实重庆市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部署,携手合作,共同创办的。研究院于2022年7月11日挂牌成立,并于2023年12月建立“绿色能源智能探测院士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何继善常驻研究院,建立以研究院、分院、院士专家工作站“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推动政企学研协同创新。随后,童院长作《国家战略-中国能源的当下与未来》主题讲座,系统分析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发展战略,分享新型电力系统-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技术,从低碳经济和新能源角度提供了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能源的典型案例,为会员们打开了思路、拓宽了眼界。
讲座后,会员们立足自身领域积极探讨,针对激发新质生产力发展思路进行了交流发言,如在松溉镇建设的200兆瓦储能电站削峰填谷,提高电能质量;双石镇建设的重卡换电站实现零碳赋能传统运输业;永川科技片场的投用实现虚实融合,多场景快速出片;即将在永川建成的人工硐室压缩空气储能站,以页岩气空穴作为天然储能罐节约资源、改善自然环境等等,均是坚持科技创新发展的典型代表。
六支部主委夏代梅分享了北京市朝阳区联合五支部主委范笑天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稿件撰写思路,对六支部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总结通报,并部署安排了下半年的工作。她要求,支部会员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着力提升参会率和撰稿能力,要以制度化规范化为抓手,强化制度建设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区委会副主委向章剑希望会员们要发挥优势,整合资源,同时面对新事物的出现要快速反应,善于学习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
根据区委会主委班子最新分工调整,副主委汪云鸿联系六支部。首次参与支部活动的他表示,六支部是一支年轻的充满朝气活力的支部,也是区委会人才培养、组织发展的前沿阵地,支部要在打造“同心民建,活力民建,有为民建”上有创新、善作为、建新功,引导会员共同为支部的健康发展添砖加瓦。
通过本次活动,会员们对研究院科研实力、重大成果以及低碳能源的新质生产力有了系统的了解,在学习到我国能源结构与发展情况的同时,有效地促进了会员之间的交流,帮助会员做好知识储备、拓展认知范围。会员们纷纷表示,将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入会初心,倾力履职尽责,围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本次活动还特别邀请到11名民建之友参与。
上一条: [ 重庆江北民建、四川广安民建联合调研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川渝高竹新区 ] |
后一条: [ 民建南岸区委会组织骨干会员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