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幸福”的民建缘
“小幸福”不是一个人,而是兄弟俩。哥哥叫小鑫,弟弟叫小福,父母取其谐音“幸福”,想要表达的美好愿望不言而喻。
但偏偏事与愿违,在弟弟小福刚生下来不久,患有精神疾病的妈妈就丢下“小幸福”两兄弟出走,一去便杳无音讯。患有腰疼病的爸爸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无奈之下只有外出打工,把年幼的兄弟俩丢给年迈多病的爷爷奶奶照看。
“小幸福”的童年生活没有父母陪伴,只有家中那条善解人意的小黄狗和屋前那条土公路伴随他们艰难成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黄狗变成大黄狗,土公路变成水泥路,兄弟俩也到了该读书的年龄。全家人东拼西凑,总算勉强凑足了学费,把兄弟俩送到学校。本就不宽裕的家庭既要承担兄弟俩的学费、生活费,又要给爷爷奶奶看病,沉重的生活负担把这个边远的农村家庭压得摇摇欲坠,“小幸福”的生活是真不幸福。
那是一个冬日的上午,太阳罕见地冒出了头,一缕缕阳光照射在大地上,给冰冷的土地镀上了一层金色,公路两旁的草堆冒出一丝丝似雾似烟的热气袅袅上升,屋檐瓦片上垂挂的露珠变得晶莹剔透,远处荒坡上倔强的小草在阳光下绿得发亮。
就在这个充满温暖和生机的上午,涪陵民建会员、“舒美餐饮”创始人舒金奎一行来到了“小幸福”家中,由此开启了“小幸福”一家和涪陵民建的缘份之旅。当 舒金奎 为“小幸福”一家送上2000元资助金和一些牛奶面包时,兄弟俩眼中闪过一丝短暂的激动和兴奋之后,便躲在屋角,胀红着小脸,一句话也不说,眼神不时悄悄地在 舒金奎 身上闪烁游移,当接触到陌生人的眼光时,便又迅速地躲闪开去。看着眼前身着破旧脏乱衣服,面对陌生人露出戒备、慌乱眼神的兄弟俩, 舒金奎 心里十分难受。但他深知,像这种长期缺失父母关爱的留守小孩,对外界的反应是迟钝的,和他们的交流不能急,只能慢慢来。于是,舒金奎 就专挑小孩喜欢的话题试图和“小幸福”两兄弟聊天,你们喜欢看什么动画片?喜欢什么玩具?大黄狗叫啥名?慢慢地,“小幸福”兄弟俩不再有意识地抗拒,偶尔对 舒金奎 的问话也有了简单的回答,眼神也不再那么慌乱、游离。
离开“小幸福”家的时候, 舒金奎 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再三叮嘱“小幸福”的爷爷奶奶,有什么困难或解决不了的事情一定要告诉他。 舒金奎 自己也时不时打通“小幸福”爸爸留给兄弟俩的一部旧手机,和“小幸福”兄弟俩说一说话,聊一会儿天,问一问他们在学校的情况,叮嘱他们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要孝敬爷爷奶奶,多帮他们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要多理解爸爸,一个人在外打工不容易……遇到节庆日或兄弟俩学习上取得进步, 舒金奎 不管多忙,也总会在第一时间给“小幸福”兄弟俩买上礼物,鼓励他们再接再厉。在“小幸福”兄弟俩眼中, 舒金奎 已不再是陌生人,而是关心疼爱他们的民建“舒伯伯”……
冬去春来,寒来暑往,“小幸福”一家和民建的缘份愈加深厚。又一个“六一”儿童节到了,一大早,“小幸福”兄弟俩就起床叠好被子,穿上干净整洁的衣服,系上鲜艳的红领巾,来到屋前公路上,眼睛紧盯着公路前方尽头,因为他们的舒伯伯还有涪陵民建领导今天要来看望他们。当 舒金奎 的车平稳地停在屋前时,“小幸福”兄弟俩快步跑到车门前,两只小手同时伸向车门把手,快速拉开车门,两双小眼睛里透露出急切而渴望的眼神,当看到他们的“舒伯伯”时,小脸上顿时充满微笑。兄弟俩紧紧拽着舒伯伯的两只手把他拉进屋,指着墙上张贴的一张张奖状,兴奋地给舒伯伯介绍……当“小幸福”兄弟俩接过舒伯伯递上来的装满2000元的奖励大红包以及涪陵民建专门为农村留守儿童准备的节日礼物时,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幸福的笑容。
相聚是短暂的。看着“小幸福”兄弟俩笨拙地合力将一大袋自家产的柑桔搬上舒伯伯车里,并叮嘱舒伯伯工作不要太劳累,要注意身体健康,适当休息,自己会好好学习,让舒伯伯和民建的叔叔阿姨放心之时……我们知道,有涪陵民建人的暖心关怀,“小幸福”的幸福生活到来了。
有人问 舒金奎 ,一个民营企业家为什么会这么热心社会公益?他想了想,淡淡地说,我首先是一名民建会员,然后才是一名企业家,帮助“小幸福”这样的农村留守困境儿童,我只是在践行一个民建会员的初心、使命,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社会做一点儿奉献而己。
的确,像 舒金奎 这样的涪陵民建会员还有很多,他们始终牢记民建宗旨使命,在各自的岗位上履职尽责、发光发热,为涪陵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他们还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充分发扬民主、团结、创新、奉献精神,积极开展下乡义诊、抢收青菜头、资助留守困境儿童、“一碗豆花饭、温暖一座城”等志愿服务活动,为涪陵的乡村振兴、关心下一代、城市文明建设和抗疫防疫等工作作出了贡献。
上一条: [ 参加中央社院第47期培训班有感 ] |
后一条: [ 发挥新型政党制度优势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中共二十大精神学习感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