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旧政协”会议的斗争
1948年4月底,中国共产党发布“五一口号”,得到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热烈响应。1949年9月下旬,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中南海怀仁堂召开。团结和民主,始终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两大主题。
今年两会召开在即,适逢“五一口号”发布75周年,本报邀请统战系统文史专家撰文,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如何“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
1946年1月10日至31日,政治协商会议(下称“旧政协”会议)在重庆召开。彼时,中国正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本应与爱国人士团结起来抵抗外侮的国民党当局,竟将组建联合政府的正义要求抹黑为“分赃主义”,并先后制造了“菁园事件”“沧白堂事件”“较场口事件”,企图以暴力镇压民主的呼声。
会议期间,中共代表团团结多数中间党派和社会政治团体,与国民党的错误主张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最终达成五项决议,否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及其奉行的内战政策。虽然这五项决议后来很快遭到南京国民政府的破坏,但它所表现的政治协商精神,对中国民主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开会前:民建办茶会表“必成的决心”
1945年8月25日,中国共产党就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发表《中共中央对于目前时局的宣言》,号召“立即召开各党派和无党派代表人物的会议,商讨抗战结束后的各重要问题”,结束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民主的联合政府。国民党政府迫于舆论压力,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8月28日,毛泽东等人飞赴重庆同国民党谈判,国共两党经过反复商议签定了《双十协定》,确定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946年1月8日,“旧政协”会议召开前夕,民主建国会(下称民建)在西南实业大厦举行茶会,招待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及各界人士。中共方面参加招待会人员董必武、王若飞、陆定一。国民党代表、民主同盟代表、青年党代表、无党派代表、国民政府方面和各界人士140多人出席招待会。
会上,民建常务理事章乃器代表民建报告《民主建国会向政治协商会议提供初步意见》八条。其基本精神是,希望全国同胞共同努力,促进政协会议成功,政协代表更应抱必成的决心,以使国家在生死存亡的重大关头避免内战,实现民主建国。
中共代表董必武对民建意见给予了肯定。他说:“民主建国会对协商会议的初步意见,首先在《新华日报》登载,可见我们对贵会的态度。”并表示:“贵会所提的意见,大体与本党向协商会所提出的相同。”当即安排《新华日报》对《民主建国会向政治协商会议提供初步意见》全文进行了刊载。
会议期间:黄炎培寓所被特务搜查
1月14日,黄炎培、胡厥文、李烛尘、彭一湖在重庆访晤美国特使马歇尔,申述民建对国事的看法和政治态度,谈及政协会议,拟坚持:一、人民自由要有保障;二、军事制度要常规化。
“有些政府里的要人,骂热心参与政治、要求组织联合政府者为分赃主义。用这种话来骂人是个莫大的笑话,实在太荒谬了。”“这些人读过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吗?所以,我奉劝那些大人先生再不要闹这种笑话了!”1月15日,黄炎培在“旧政协”会议五次大会发言,针对蒋介石在国民党六届大会上对筹组联合政府的攻击,进行了严正的批驳。
黄炎培的发言引起了国民党的恐慌。1月26日上午,军警宪兵特务闯进黄炎培的寓所“菁园”,捆绑了黄宅的工作人员,控制了电话,封锁了通道,翻箱倒柜大肆搜查,制造了“菁园事件”。
事件发生后,民盟主席张澜立刻召集紧急会议,向国民党政府提出严正抗议。黄炎培也致函蒋介石,要求严肃查究。
中共代表团向黄炎培表示了慰问和支持,并在第二天的《新华日报》以“军警宪兵特务竟搜查黄炎培住宅”为题,详细报道了暴行真相,发表了“实现人民身体和居住自由”的社论,严正抨击国民党政府的恶劣行径。
1月31日,黄炎培在大会上即席发言强烈要求国民党政府立即制定侵害人权治罪法,当场发起组织“人民自由保障委员会”,把他预先制备好的签名簿请与会代表签名。
李烛尘在政协会议上竭力呼吁国共合作,消弭内战,在和平民主的环境中建设新中国。
章乃器在《联合增刊》发文说:“政治协商会议的成败,不在会议的本身,而在于会议以外的力量——国际的力量和人民的力量。”
经过激烈的斗争,会议通过了《关于政府组织问题的协议》《和平建国纲领》《关于国民大会问题的协议》《关于宪法草案问题的协议》《关于军事问题的协议》五项协议。这是对国民党一党独裁的否定,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以及爱国民主人士亲密合作、努力斗争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政策的胜利。但不久,五决议就被国民党完全推翻——在国民参政会四届二次参政会上,国民党参政员攻击“政协不合法”,叫嚣“立即撤销政协会议”,甚至鼓动会议通过对中共的讨伐案。
会场外:各界民众大会屡遭破坏
为把政治协商会议内外的斗争结合起来,1月11日,民建捐款5万元作为活动经费,推派章乃器、徐崇林、胡子婴等5人分别联系在重庆的全国邮政总工会、中国农业协进会、中国妇女联谊会、陪都青年联谊会、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国劳动协会、杂志联谊会、育才学校、重庆青年会、东北文化协会、音乐杂志社、华北政治经济协会等20多个单位,筹组政治协商会议陪都各界协进会(下称“协进会”)。民建胡厥文、章乃器、徐崇林担任协进会常务理事。
“旧政协”会议期间,协进会先后举行8次各界民众大会,邀请政协代表报告会议情况。
1月16日,在协进会举行的第四次民众大会上,当郭沫若发言时,混在群众中的100多名特务狂呼乱叫,使大会未能终场。协进会理事会立即致函政治协商会议,报告国民党特务捣乱会场的暴行。
第六次大会,当中共代表王若飞作报告时,一批特务在台下敲起小锣,有的手持木头、石块向台上打去,不少群众受伤。
在第七次大会时,特务5次扔石子、放爆竹,疯狂破坏。在第八次大会上,特务又包围谩骂王若飞……国民党特务这一连串破坏活动,被称“沧白堂事件”。
庆功会:暴行践踏民主 “意志更沉雄”
2月10日,民建联合协进会等二十余团体在较场口举行庆祝政协会议成功大会。
大会尚未开始,主席台上下及周围已被数百名国民党特务、打手占领。大会主席团成员李公朴、章乃器、施复亮等上前制止,均被打伤,伤者达60多人。
周恩来到达会场,目睹惨状,悲愤痛斥:“这是什么国家?这是践踏民主!”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陪都血案”,又称“较场口事件”。
事件中,民建常务理事施复亮被特务殴打致重伤。“我绝没有想到今天陪都各界庆祝政协成功大会会有捣乱会场任意殴人的事件,恐怕每个有理智的人,都不会想到在这堂堂的陪都于政治协商会议圆满闭幕之后,还有这样横暴无理的事件。”施复亮在病床上口述,夫人钟复光记录写下《愤怒的抗议》一文,抨击国民党顽固派的暴行。2月11日,重庆《新民报》公开发表该文。施复亮伤势稍愈后,周恩来安排他暂时离开重庆,以免再遭迫害。
事件发生后,周恩来同邓颖超、廖承志等携带中共代表团慰问信和鲜花等物品赶赴市民医院慰问受伤人士。《新华日报》发表题为《较场口暴行》的社论文章,《大公报》等迅速报道事实真相。2月22日,周恩来在《新华日报》举行的中外记者招待会上严正指责国民党反动派制造“较场口事件”“沧白堂事件”的罪行。
对于“旧政协”会议的曲折多艰,民建常务理事黄墨涵后赋诗描述:
陪都政协会,各党皆赞同。
成立五条件,可称是折衷。
人民喜不寐,筹备大庆功。
章施最热诚,邀我共作工。
复亮受重伤,斯会竟告终。
此非偶然事,反动谋进攻。
民主遭挫折,意志更沉雄。
(原载2023年3月1日《中国新闻报》“同舟纪事” )
上一条: [ 乡村振兴凯歌唱 ] |
后一条: [ 黄炎培日记里的新政协会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