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碚民建会员企业打造智慧居家养老新范式
“这个白色按钮就像随身守护天使,有了她心里踏实多了。”近日,85岁的程阿姨轻抚胸前的智能呼叫设备,展示智慧居家养老带来的安全感。“只要按下这些键,就可以呼叫孩子、物业和社区工作人员,获得他们的及时帮助。”
“一键呼叫装置一头连着老人,一头连着智慧养老平台。”北碚区天生街道社区服务综合体相关负责人介绍道:“只要一接到警报,我们的工作人员就能立即根据平台记录的辖区高龄老人的具体位置、健康状况等信息,迅速回应老人的求助,及时进行妥善处理。”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截至2024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0%。而在“9073”养老格局下,约90%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为3729万户,占“有老年人家庭户”的21.4%。但目前家庭适老化改造和相关服务明显滞后,居家养老面临不少困境。
2024年12月,在北碚区天生街道奔月路社区,由北碚民建会员企业——重庆和安万邦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和安银发社区智慧居家养老体验中心”就破解这一难题而进行探索。该中心集“吃、住、游、医、养、乐”六大服务体系于一体,引进近百种适老化产品,其中就包括让程阿姨赞不绝口的“孝心通”智能呼救设备。
在该体验中心,工作人员王倩演示了“孝心通”智能系统的多重响应机制。白色机身的按键上贴着醒目的彩色标识:女儿、女婿、社区、SOS……。SOS键触发后,系统将自动轮转联系预设对象,直至接通紧急救援。这款可识别方言呼救、感知跌倒撞击的智能设备,已为50余户家庭筑起安全屏障。“未来将接入‘141’智治平台,形成全域守护网。”天生街道副主任刘潺潺说。
这家由正南实业全资控股的科技企业,以“银发经济研究院+智慧平台+社区终端”三层架构,构建起居家养老数字生态。其自主研发的居家养老智慧服务平台,整合了健康监测、紧急救援、生活服务等六大功能模块,通过社区体验中心辐射周边15分钟生活圈,致力于为老年人提供“助家、助康、助洁、助餐、助医、助乐”服务。
走进6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综合体,适老化场景令人耳目一新:卫浴间的助力扶手与智能马桶形成联动感应,厨房的电动升降拉篮可减少弯腰动作,卧室的智能护理床能实现自动体位调整。这种“样板间+服务体”模式,在不久之后还要将老年大学、中医理疗、社区食堂等功能进行有机融合。
“真正的养老变革发生在家庭场景中。”企业董事长刘兵介绍道:“公司通过多项专利技术对传统家居进行智能化适老改造,使90%的日常照护需求在家即可满足。”据悉,在2024重庆银发经济发展大会上,该模式获得学界、业界的高度评价,被认为开创了“科技+服务”双轮驱动的居家养老新范式。
作为民建会员企业,和安万邦将社会责任融入商业模式创新。其打造的中医理疗馆已于今年“五一”开业,银发经济研究院、和安银发老年大学等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之中。总经理成成透露,企业正与西南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研发AI健康管家系统,计划明年推出居家养老机器人试点。
中共北碚区委统战部门相关负责人指出,这种“政企社”协同创新模式,充分彰显了民主党派成员企业的责任担当。据了解,目前该区已形成“1个区级智慧平台+9个街道服务中心+N个社区站点”的服务网络,预计智慧养老覆盖率明年底将达75%,2027年实现全覆盖,可为北碚银发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从“养老焦虑”到“原居安老”,北碚民建会员企业正以科技护航破解居家养老困局,以场景变革重塑养老空间形态,以AI技术描绘“原居安老”新图景。随着北碚“一刻钟服务圈”的全面铺开,更多老年人将在家门口的方寸之间,触摸到晚年生活的幸福模样。
上一条: [ 铜梁会员企业产品入选全市消费品“爆品”培育清单 ] |
后一条: [ 铜梁区政协走访调研会员企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