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江津区白沙支部前往乌江寨开展古镇旅游发展调研活动
3月18日,民建江津区白沙支部一行14人前往贵州省乌江寨,调研古镇保护开发利用,学习乌江寨在旅游发展和旅游招商引资方面的先进经验。
走进乌江寨,映入在眼前的是青山绿水、小楼人家,回荡在耳边的是摇桨声声、鸟鸣啾啾,青石板路错落雅致,随处可见的木柱黑瓦既有绵柔江南水乡的韵味,独特的吊脚楼又完美地展现了贵州建筑风格。融入碇步桥舞蹈的民歌对唱、非遗竹漂、傩戏、傩面舞表演在寨子里的石巷间与水面上轮番上演,为游客奉上一场场视觉盛宴;手工体验区古法造纸的花草纸,独特动人的草木染仿佛让游客“穿越时空”,幻身造纸和草木染匠人;热闹的美食一条街琳琅满目,蝶娘豆花、夜郎冰粉、黔北米皮,香辣醇厚、色泽鲜亮的板凳宴让人垂涎三尺、意犹未尽。
乌江寨,于2016年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既是旅游景区项目,也是旅游扶贫项目。地处喀斯特地貌、黔北高原、多雾多雨、四季常青。规划面积5.08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有生态度假区、高山农业体验区、田园风光休闲区、村落民宿区、高山手工体验区等五大板块,形成14个业态大类、若干业态小类的旅游业态。
“乌江寨于2016年按照‘原地址、原风貌、原高度’的‘三原’原则进行保护性修缮,以‘以旧修旧’最大保留了古老建筑的原貌特色,耗时5年,全面完工并于2022年对外开放,因受疫情影响,前期游客较少;目前,景区运行持续较好,夏季是旅游旺季。”调研组一边走一边看,一边向居民们了解景区原貌保存情况。
“乌江寨属于新打造景点,运营及后期发展具有挑战性和不确定性。”走进门庭若市的蝶娘豆花店,老板一脸笑容热情地接待,并向我们介绍着乌江寨招商引资政策,“目前景区还有部分门市空置,政府在前期招商引资的时候,给了我们很多优惠和便民政策,比如说免租减租、免费宣传、上门办证等一系列便利服务,经过疫情冲击后,现在景区运行越来越好,游客络绎不绝纷至沓来。”
江津区白沙镇是中国文化名镇,拥有古街巷65条,高达20米的沿江吊脚楼,全国最长的整体石坝街道,我国唯一幸存最古老的廊坊式栈道木板街,与乌江寨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近年来,白沙镇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物建筑有效修缮合理利用布展,各类文旅实施提档升级,但仍具有单一性、存在局限性:具有白沙历史文化的文艺节目、非遗手工体验缺乏与旅游的高效结合。
“这次游学调研走进乌江寨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我们将集思广益把这次所见、所听、所学、所思、所见形成文字资料,认真履职、恪尽职守为白沙文旅发展建言献策,为白沙文旅发展尽一份力、发一份光。”支部主委夏钦厚表示。
上一条: [ 民建巴南龙洲湾支部赴二圣镇调研城乡融合发展 ] |
后一条: [ 聚焦产业发展 共话文旅融合——民建大足区委会龙水湖调研侧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