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重庆江北区委会建言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配套环境

作者:张长荣    来源:江北区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3-6-1

5月24日,中共重庆江北区委2023年第一次调研协商座谈会召开,听取各民主党派、区工商联对江北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的调研情况和意见建议。民建江北区委会专职副主委汤敏代表区委会作题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配套环境”的发言。

2021年,重庆成为全国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5个城市之一。江北区作为重庆市中心城区之一,主动以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为目标,不断提升消费供给、引领消费趋势、促进消费升级,为重庆市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

然而,如何助力重庆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对全市来说是个新课题,对江北区主动担当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来说,更是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党委出题,党派答题。为完成好这个课题,民建重庆江北区委会参政议政专委会早早成立了以曾经在观音桥商圈工作过、一直关注商圈发展的会员梅吕为主笔,其它经济专家为成员的课题组,并经过多次头脑风暴,确定了课题方向,即“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配套环境”。随后,在参政议政专委会主任郑维山、副主任余江霞的带领下,课题组多次深入商圈走访调研,积极寻找相关资料和案例,历时2个月,提交了近3万字的“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配套环境”的调研报告。

报告认为,当前,在江北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过程中,成功入选重庆首批“高质量国际化消费场景”的观音桥商圈应担负起首要责任和核心重担。然而,与世界和国内知名商圈相比,观音桥商圈在商业活动、人力资本、信息交流、文化体验和国际交往等维度上,其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及竞争力均显不足;在消费品牌、消费类型、消费载体上存在能级差距;其“核心”作用并不突显,协同性及辐射带动作用尚需加强。

如何帮助该商圈创造特色突出、领先其他、功能完备、体系完善与客观实际相适应的宏观和微观配套环境,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民建的课题报告提出了自己的思路和路径。

在当天的政党协商会上,针对“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配套环境”,汤敏提出五大建议:一是依托全市首个百亿级商业综合体——中寰万象城建成开业,持续优化商圈购物环境,打造国际性商业地标,提升国际化消费服务水平,集中优势资源,量身打造观音桥商圈“国际范”。二是大力发展“四首经济”,充分利用果园港国家物流枢纽多式联运功能,努力在观音桥商圈开创“前店后仓+快速配送”模式试点,扩大服务供给,全面打造全球消费目的地。三是利用观音桥商圈较高的开放繁荣度、国际化提升度、体量化扩容度等优势推动建立健全符合国际惯例、具有重庆特色、适应江北定位的标准化消费服务体系。四是优化以“特色商业街区+商业综合体+商务楼宇”模式,引导差异化商业、商务功能布局,汲取国际知名消费中心城市的成功经验,创新商业规划理念,激活城市空间,提振城市消费能级,点燃消费增长新引擎。五是突出“中心”作用,抓住新一轮更新的契机,营销策略上多汲取“淄博赶考”等不断涌现出的极具代表性,现象级促进消费增长的成功案例经验,以优良的创新基因、领先的业态体系、完善的服务功能、便捷的交通环境、优美舒适的出行环境,不断扩大首选之地的领先优势。

“问题找得准,路径找得好,建议可操作。这些中肯的意见建议将是我们下一步工作的方向。”江北区商务委、区商圈办等部门负责人表示,将优化提升观音桥商圈的配套设施,有力促进江北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的培育和打造。

“心系江北发展大局,聚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建设,调研问题透、建议措施实。听了整个发言,很受启发。”区委书记滕宏伟要求,相关单位认真“听进去”,做好调研成果转化“后半篇文章”,突出“实”的工作导向,切实把好建议、好思路转化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实实在在的举措,全区上下聚焦担稳担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首选区”这副担子,找准路径、做优载体、激发活力,不断增强江北消费知名度、美誉度、影响力。


上一条: [ 民建南岸六支部召开参政议政工作动员部署会议 ]
后一条: [ 合川民建会员为推动涪江流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

[打印] [关闭]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