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学习活动方式 完善制度和队伍建设 推进新时代民建基层组织建设

作者:胡家海    来源:万州区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1-9-10

民建基层组织建设是民建自身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是发挥作用和扩大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保障。新时代加强民建基层组织建设是强化参政党自身建设的内在需要,是正确履行职能的必然要求,是发挥纽带作用的重要保障,加强民建基层组织建设,对夯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外人士迎新春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努力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代表性强、品行良好、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代表人士队伍,为多党合作事业发展打牢组织和人才基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的基层组织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一、当前民建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建设还需加强,政党意识较为薄弱。我们的基层组织不同程度存在重视业务工作,轻视政治理论学习的状况,价值观念有时会出现模糊性和多样性。思想教育引导不够,个别会员思想上、政治上、作风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二)活动形式创新不够,吸引力凝聚力不强。一些基层组织活动形式单一,活动内容、形式创新不够,缺乏吸引力和凝聚力,比如我们的很多支部活动局限于“开会传达精神、对照书本学习”,会员感觉枯燥。

(三)制度不够健全,履职不够主动。我们的会员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缺乏刚性政策约束,会员履职主要靠个人自觉,部分会员对参政议政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各项日常基础工作推动较为乏力。

(四)人才储备不足,持续发展乏力。新发展的会员中有较大影响力的党外人士不多,年龄结构不够合理,“老龄化”现象普遍存在,年轻后备干部普遍不足,甚至出现断层现象。

二、抓好“三四五六”助推民建基层组织建设

(一)“三项学习”夯实思想建设,矢志不渝跟党走

以“三项学习”凝聚共识、提升能力、引导思想。一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是学习统战理论和党派理论,正确认识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找准自身优势和全局工作的结合点,提升履职能力,更好地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心聚力。三是学习“六史”,加强对会员和所联系群众的思想引导,更加充分地展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力量。

(二)“四化活动”强化组织建设,凝聚人心增共识

创新开展组织活动,有利于调动广大会员的积极性,汇集力量、同心履职,是民建基层组织自身建设的重要抓手和环节。

一是开展多样化的会务活动。丰富活动形式,营造自主学习、自我教育的浓厚氛围;创新线下线上载体,丰富活动和学习教育平台;强化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建设主体地位,开展学习论坛、交流研讨、学习比赛,以及创作文艺作品等线下活动。二是开展可视化组织建设活动。用好新媒体新技术,搭建以网络为平台的组织建设新格局,提高组织影响力。如用好微信微博平台,主动设置议题,开展学习测评、推送学习文章等,以广大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受众面和影响力。三是开展人性化走访慰问活动。基层组织要不定期看望慰问老同志、困难同志,走访成绩突出的同志,送去基层组织的温暖。四是开展品牌化社会服务活动。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发挥广大会员自身力量,聚焦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积极践行民建人的责任担当。

(三)“五种制度”推进规范建设,积极履职强作为

建立健全各项基层组织规章制度,是推进民建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的基本要求。

一是要建立健全班子成员联系支部制度,加强对支部建设的领导,积极参与和开展谈心谈话等日常性、经常性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支部委员分工负责制度,确定各支部委员的具体分工和职责,列出责任清单和工作清单,更好发挥好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三是建立健全组织生活制度,定期召开组织生活会,学习和讨论理论、时政、方针、政策、历史等,提高会员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四是建立健全参政议政制度,明确支部年度参政议政任务、方法和路径,压实参政议政责任。聚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发挥会员各自特点优势,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前瞻性建议。五是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鼓励争先创优,积极反映会员业绩,为各级考核奖励评优提供依据。

(四)“六个抓手”加强队伍建设,综合施策谋发展

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代表性强、年龄和知识结构合理、数量充足、充分体现党派特色的民建代表人士队伍,是推进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一是配好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在年龄、文化、界别结构上要合理,在人选上要选参政议政意识强、政治热情高、有较好的组织领导能力,特别善于做服务工作的人才。二是选好党派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推荐政治素质高、参政议政能力强、事业发展好的具有代表性、广泛性的优秀会员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队伍中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加油。三是抓好后备干部队伍梯队建设。从政治素质、能力、代表性、对党派的关心和热爱程度、年龄等方面,发现并培养年轻有为的后备干部,为他们铺台阶、搭舞台、压担子,提供锻炼机会,加大培养力度,并适时吸收进入基层领导班子。四是做好新会员发展工作。以“提高质量、稳定速度、优化结构”为任务,加大推进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校的发展力度,努力发展勇作为善建言的高层次、代表性人士入会,推动组织高质量发展。五是抓好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继续深入推进“会员之家”建设,完善各项功能,积极开展工作调研、主题宣讲、学习交流、论坛讲座等,充分发挥其阵地、桥梁、载体、窗口作用。六是用好会员会内监督管理。制定完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执行严格的组织纪律,提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能力,提升党派形象,在会内形成爱会护会的良好氛围。


上一条: [ 站在新起点 探索新机制 凝聚新共识 实现新作为 ]
后一条: [ 赓续精神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

[打印] [关闭]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