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①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动能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明确提出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六个坚持”,并把“坚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作为首要任务,为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指明了前进方向、发展路径和具体工作抓手。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人力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应当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根据各地禀赋条件、发展潜力等差异,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培育更多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增长带、实现西部经济崛起的根本路径,通过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把西部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打造一批具有西部特色的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提升区域整体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顺应科技时代发展大趋势,形成创新、产业、人才、技术之间相互支撑、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大面向西部地区的分类政策引导和支持力度,把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作为重点,着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转化和产业应用。积极培养引进用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通过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人才评价体系和人才激励机制,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工作条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于西部地区科技创新事业。努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关键科技问题出发,突出政产学研有效协同,周密部署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投入,加紧布局一批重大创新平台。
推动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形成科技、平台、市场之间的区域良性互动。坚持“全国一盘棋”理念,在梳理科技创新优势图谱的基础上,深化东中西部科技创新合作,加强政策协同效果评估和迭代升级,加大科技人才联合培养和引进力度。用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集聚创新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为目标,加强科研设施、创新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营造创新发展环境和创新生态,完善价值共享、价值共创的内生机制。建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强科技成果评估和交易体系建设,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推动科技与产业对接融合,促进科技成果推广应用,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巩固传统产业作为经济运行基本底盘的作用,形成推动产业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内生动力。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通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用好国家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支持政策,适时制定具体的设备更新改造计划,健全设备更新改造机制。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围绕传统产业的细分领域,聚焦研发、生产、销售、结算等多个环节,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升级、提质、增效。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品精深加工度,通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推广,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和发展,通过加大对产品精深加工的支持力度,推动企业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过程中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促进中央企业与西部地区融合发展,形成央地合作推动西部大开发的生动局面。研究出台旨在鼓励中央企业在西部地区投资发展的配套政策,特别是要在税收优惠、土地供应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鼓励中央企业积极加强与西部地区地方企业开展产业合作,共同打造产业链、供应链和创新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高质量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政务环境,强化协同发展生态的可持续性,使之成为促进央企与西部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引导中央企业主动加强与西部地区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人才在西部地区集聚和发展。鼓励中央企业加大在西部地区科技研发投入,推动西部地区产业技术升级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
推动旅游等服务业成为支柱产业,形成大国经济资源禀赋与比较优势各美其美的新发展格局。立足扩大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依托各地自然山水特色、人文遗迹、民族风情等旅游资源,推动形成“旅游+”在农业、文化、交通、大健康、体育、非遗传承及民间技艺等多领域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旅游等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推进西部乡村旅游与知名旅游景区联动发展,探索构建旅游等服务业区域合作机制,强化省域间、县域间交流,通过互设旅游周、宣传月等活动,加强旅游资讯相互推介、联合推介,拓展西部旅游客源市场。引进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手段,提高旅游等服务业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提升旅游大数据综合信息服务能力、供给需求对接能力、应用决策能力、监测预警能力和宣传推广能力。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动能。紧扣西部地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推动科技与产业供需对接、合理匹配,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紧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趋势,加快发展现代制造业特别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培育领军企业、优化产业布局,提高制造业整体水平和竞争力。重点布局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在加强与东部地区合作中实现产业协同发展。前瞻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未来产业,适时出台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政策措施,重点围绕选定的未来产业布局,加快完善创新平台,优化政策环境,吸引高端人才。
文章来源:人民政协网2024年5月7日
上一条: [ 外贸“开门红”的绿色思考 ] |
后一条: [ 坚持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