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④
必须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快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元互补、有序开采的现代能源资源供给体系,切实提高能源资源自主供给能力
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深刻调整并加速演变,能源资源等关键领域安全保障问题日益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保障能力,既为我国能源资源等重点领域安全和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西部地区坚持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战略定位赋予了全新内涵,必须在西部大开发中加快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多元互补、有序开采的现代能源资源供给体系,切实提高能源资源自主供给能力。
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做大做强一批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加大西部能源开发和利用力度,挖掘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优势,通过加强政策支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产业布局等举措,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能源基地,缓解化石能源供应压力,降低外部能源依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助力新能源技术突破和应用,通过能源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提升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完善市场体系和监管机制,促进能源市场公平竞争和有序发展,通过完善交易规则、信息披露、多元化参与等机制,提高能源配置效率,确保能源生产、运输、使用等各环节安全稳定。关注新兴产业能源需求变化,用好人工智能推进能源低碳转型机遇,加强电网设施建设,满足人工智能电力需求增长。
加强管网互联互通,提升“西电东送”能力。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提升“西电东送”能力和稳定性,加快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逐步减少传统能源依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拓展新型电力应用发展空间,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水电基地以及电力外送通道建设,优化充电设施布局,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电力系统融合发展。强化能源安全保供,加快提升网间电力互济能力,提升油气供应能力,完善原油和成品油长输管网体系,推进天然气管网建设和互联互通,建设西部煤炭供应保障基地。推动能源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建设智慧能源平台和数据中心,形成智慧能源系统和智能调度体系,实现源网荷储互动、多能协同互补、用能需求智能调控。
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控和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加快形成一批国家级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基地。制定中长期矿产资源战略计划,在明确需求预测基础上编制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开发、利用和保护,指导资源合理配置,确保可持续利用。推动矿产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利用,加大探矿权和采矿权整合力度,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开展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强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快形成一批国家级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基地,加大开发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和增强研发投入,提高开采和利用效率。
建设现代化高质量水利基础设施网络,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水平。重视西部在国家水网和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中的重要地位,统筹解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问题,形成西部地区以长江、黄河为国家水网主骨架的流域区域防洪、供水工程体系。贯彻落实《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推动西部毗邻省区共同编制流域内水网建设规划,一盘棋加强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跨流域跨区域科学配置效率。合理布局建设一批跨流域、跨区域重大水资源配置工程和江河防洪治理骨干工程,形成南北东西纵横交错的骨干输排水通道。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管理,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通过生态修复工程、湿地保护等措施,提高水资源自我修复能力,维护水生态系统平衡。
创新跨地区产业协作和优化布局机制,推动西部地区有序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根据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产业发展基础,科学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区域协调配合,引导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同时注重发展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建立健全跨区域产业协作平台,推动各方共同参与,加强产业对接和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紧密合作,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力。加大对西部地区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企业积极参与产业协作和布局优化,提高全社会对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认知度和参与度。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等机构的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为西部地区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积极培育城市群。发挥川渝两地区位纵深广阔、能源资源富集、产业体系健全等优势,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打造为中国经济增长和区域协调发展“第四极”,担负承接国家粮食安全、能源资源保障、重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战略腹地使命。积极培育西部地区城市群,提升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吸引优质资源向城市群集聚,增强城市群产业层次、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带动周边地区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发展壮大一批省域副中心城市,促进城市间基础设施联通、公共服务共享。把西部地区省域副中心城市作为连接中心城市和周边地区的桥梁纽带,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城市品质,增强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科学规划交通、信息和能源基础设施布局,加强西部地区城市间连通性,促进经济联系、人员流动、产业合作、创新发展和能源供应保障,形成城市间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重点关注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关键领域公共服务共享,加强政策引导和规划引领,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核心建立跨区域公共服务共享平台。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监管和评估,确保公共服务共享公平、有效和可持续,推动西部大开发实现更加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章来源:《 人民政协报 》 ( 2024年05月14日 第 05 版)
上一条: [ 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提高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西部大开发新篇章③ ] |
后一条: [ “五化”统领 看民建“三弱支部”如何在新起点谋划新征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