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会员李俊锋:让“蚕桑生物循环”助推“川渝两地联动”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部署,饱含党中央对川渝两地的殷切期望。中共二十大报告对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民主党派人士,如何在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的新征程中展现新作为、贡献新力量,从而助力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于川渝大地之上?为此,黔江民建会员李俊锋给出了答案:让“蚕桑生物循环”助推“川渝两地联动”,致力于产业振兴,助力打造健康中国。
2015年,李俊锋在黔江注册成立了重庆弘凡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弘凡生态)。经过几年打拼,弘凡生态先后获得了重庆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黔江区优秀农业企业、黔江区农业产业化区级龙头企业、黔江区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黔江区信用建设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2020年,弘凡生态成为首家全面掌握“全桑枝食用菌生产技术”的企业。截至目前,公司实现年产全桑枝干香菇 50 吨,全桑枝干木耳 200 吨,香菇酱 10万瓶,产销全桑枝菌棒 150万棒。
2021年8月,媒体对弘凡生态的报道引起了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并组团专程赴弘凡生态考察。同年10月,重庆弘凡便被作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引入武胜县,成立四川芝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芝皇)。在武胜县委县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四川芝皇仅仅10个月的时间,就全面启动了占地近400亩,总投资近2000万元,集全桑枝产业链科研、生产、文旅、贸易等于一体的“全国全桑枝产业总部经济园区”项目建设。目前,一期28栋标准化菌棒培育车间,7000余平方的标准化育菌室及链式功能区,3000余平方米的标准化智能温控大棚以及中国首家全桑枝产业科技博览园都已基本成型。根据产能规划,可实现年产全桑枝菌棒1500万棒,综合产值突破1.5亿元。其独有的“变废为宝”核心逻辑,每年可消耗3万亩优质桑园的废弃桑枝,“为国降废、为民增收”完全符合中央支持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大势,特别顺应“碳综合、碳达标”时代的来临。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四川芝皇在川渝两地率先提出乡村振兴“三级联产 分级保障”的产业发展利益分配机制。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由“农户+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公司”深度融合,形成环环相扣的生产链条;在利益分配上,实行“优先保障农户利益、留够村级集体经济利益,剩下才是公司利益”的分级保障制度。目前,四川芝皇正在积极组织相关工作,力争将该机制形成“川渝亮点、全国率先”的重大突破。
“我们还同步启动了‘九州御芝’国家品牌打造工作。‘九州御芝’即‘一朵来自东方古国宫廷的御膳灵芝’之意。为此,我们推出的核心广告语是:一朵来自东方古国宫廷的‘御膳灵芝’,一味滋誉华夏伟大民族的‘舌尖美食’,一枚川渝两地珍传千年的‘冬虫夏草’。”李俊锋表示,在这个的伟大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充满希望、充满斗志。而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更是让民企发展充满了力量。《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推动广安全面融入重庆都市圈,打造川渝合作示范区;最近公布的《重庆都市圈发展规划》将广安全域纳入,赋予了广安加快与重庆中心城区同城化发展、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的使命。重庆弘凡和四川芝皇将紧密配合,联袂出击,在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新征程中撸起袖子加油干,推动两地蚕桑产业实现“延链、升级、转型”,全面实现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全面助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上一条: [ 抗疫铠甲在身 不辱职责使命 ] |
后一条: [ 秦雯:青春在“服务群众”间粲然绽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