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做好信访工作,坚持群众路线,是我们党不断取得伟大胜利的基础
江北民建 刘欣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元代著名诗人画家王冕在创作这首《墨梅》时,一定不曾想到,这种清傲正直的文人品质和对风清气正社会的理想,会在千年后,被提到整个国家的高度,而风清气正、朗朗乾坤的整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正在成为现实。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以《墨梅》作为发言的结语,具有深刻的内涵。梅,傲霜斗雪、坚韧无畏,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勇气和信心;梅,凌寒独自开,不媚俗不跟随,表现出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梅,香自苦寒,终得芬芳满天,表明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梅,清气满乾坤,彰显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营造风清气正社会生态的庄严政治承诺。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以信访工作为重要方式的群众工作,正是建设“清气满乾坤”,开创民心所向、稳定和谐社会环境的基础。而信访工作,将发挥它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巨大作用。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稳定是发展的基石。习近平总书记曾就信访工作作出过重要指示:“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注重源头预防,夯实基层基础,加强法治建设,健全化解机制,不断增强工作的前瞻性、系统性、针对性,真正把解决信访问题的过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的过程”。从解决突出问题的基本方法,到加强源头治理的明确要求,总书记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怀着深厚的为民情怀,深刻阐明信访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路径,为提升信访工作、切实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提供了重要遵循。
信访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党正是依靠群众路线,才不断取得从一个到又一个的伟大胜利:革命时期,人民群众用手推车给人民军队送粮送药,推出了一个新中国;建设时期,人民群众追随共产党,勒紧裤腰带,不计报酬、流血流汗,建设了一个新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人民群众在党的带领下,解放思想、勤劳致富,开创了一个富强中国;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更加需要了解民情、凝聚民心,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实现美丽中国的伟大梦想。
信访工作,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和谐稳定。目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深刻转型,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下,群众诉求的内容日趋多元多样,表达诉求的方式日趋活跃,人民群众的权利意识、公平意识、民主意识、法治意识不断增强,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也在提高。人民群众反映的信访突出问题,既有新动向,也有老难题。面对时代新发展、群众新期待,信访工作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只有突出问题导向、坚持与时俱进,始终把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信访工作才能想群众之所想、应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本人作为一名民建的会员,在日常的组织生活、党派工作中,也有很多深刻的体会。了解社情民意,搜集意见建议,化解社会矛盾,积极参政议政,本身也是民主党派的重要职责。作为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参政党理应把维护社会稳定和谐当作己任,把反映社情民意作为重要政党职责,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工作中的独特优势,成为党的群众工作中一条重要的桥梁纽带。日常与群众的了解、沟通中,越发深刻的感受到,在新时代、新形势下,群众工作除了要保持一颗为民的初心,更需要在方式方法上做到科学性、系统性、多元化,与时俱进。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新时代新形势下,解决群众的突出问题,需要更加注重综合施策、协同发力,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社会矛盾牵涉诸多方面,成因错综复杂,靠一个部门力量、一种工作方法、一项制度机制解决不了,也解决不好。只有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调解、疏导等办法,才能见到实效。多从群众立场、社会视角看待和分析问题,坚持创新机制与强化责任并举、主张权利与履行义务统一、依法办事与思想教育结合,把着力点放在畅通、调处、保障和维护上,努力形成化解社会矛盾的合力,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统筹兼顾的良方。
“善治病者,必医其受病之处;善救弊者,必塞其起弊之原。”信访问题宜疏不宜堵,宜解不宜积。新时代下的信访工作,需要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关口前移,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处理信访问题,贵在及时,难在就地。及时,问题就不会积累;就地,矛盾就不会上行。运用好信访大数据,加强对社情民意新动向、新特点的分析,加强对各种风险的研判,才能思想敏锐、心中有数,努力做到“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发”。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历史反复证明,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治本之策。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做好信访工作,既要带着感情,更要带着责任。打掉高高在上的官僚气,杜绝麻木不仁的“冷漠症”,真正将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主动下访,变被动应对为积极作为,多办实事好事,广大干部就能赢得群众真心实意的支持,为做好信访工作筑牢民意基础,为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上一条: [ 渝中民建十二支部召开中共十九大精神学习会 ] |
后一条: [ 民建大足区委财经一支部开展十九大学习座谈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