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乡村振兴示范村——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有感
4月12日,在民建北碚区委会主委黄礼琴带领下,经济专委会和科技服务专委会部分成员、部分会员代表一行近20人,前往涪陵区参观考察,调研企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示范村,学习总结先进经验。
这次考察的企业包括太极集团公司、涪陵榨菜集团公司和民营企业凯高玩具生产公司,渝东南农业科学研究院及乡村振兴示范村二渡村。作为科技服务专委会成员,对二渡村的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非常感兴趣,经过调研发现,他们的经验非常值得学习和借鉴。
二渡村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江北街道,农户811户,农业人口2735 人,农村劳动力1531人,其中外出务工601人,其他劳动力都在家从事农业生产。集体土地总面积2379.5亩;耕地1726亩,其中承包到户1726亩;林地653.5亩。该村于2019年12月24日,列入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二渡村地处涪陵榨菜主产区,全村1600多亩耕地种植茎用芥菜(青菜头),有“中国榨菜第一村”之称。据村党委书记潘晓江介绍,2023年村民人均收入达25000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富裕村。特别让我们感到震惊的是,走进该村,看到干净整洁的村舍,漫山遍野到处都种满玉米,生机勃勃的春耕景象展现在眼前,令人振奋。
该村为什么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总结起来,成功经验有以下几点:
一、主导产业突出。潘书记告诉我们:“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抓特色产业,让其成为主要的产业”。现在,该村的主导产业就是榨菜原料青菜头的种植和传统榨菜的生产,为涪陵榨菜集团提供原材料。
二、村企合作,保证了特色产业的稳定发展。村里采用“村企合作模式”开展手工风脱水榨菜传统加工,建成合作晾晒场、风脱水景观廊道,推动本地“彭婆婆”“王婆婆”等传统风脱水手工榨菜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
三、一个保护价,两份保证金,确保菜农收入稳定。 一个保护价就是不论在青菜头收购期价格如何,均按每斤0.65元保护价卖给合作社或榨菜公司;2023年菜农每亩(平均亩产6000斤计)产值可达3900元。两份保证金,即菜农与村合作社交纳青菜头收购每吨30元保证金,村合作社向榨菜公司交纳榨菜半成品供应保证金,在青菜头按收购结束后,将保证金退还村合作社和菜农。这样,可以消除菜农青菜头销售难的担忧。一个保护价+两份保证金+一条利益链;榨菜股份合作社实行“单季土地经营权入股分红+合作社盈利二次分红+村扶贫基金分红+产业务工收入”模式,入股村民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四、在特色产业为主体的背景下,农旅结合,增加村民收入。利用农业产业园、植物工厂、渝东南农科院等开展科研旅游,利用涪陵榨菜集团的榨菜陈列馆、智能化生产线等开展工业旅游。
五、在突出特色产业情况下,充分用好土地资源,发展农业生产。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全村耕地的有效利用,全村春夏秋季种植农作物玉米和夏季蔬菜;现在无论是坡地还是平地,都已种满玉米,作为养猪和鸡鸭的饲料,增加养殖收入。玉米收获后就种植青菜头,冬季漫山遍野长满绿油油青菜;青菜头采收后在风凉脱水架上,形成非常壮观的风脱水景观长廊景象,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景观,招来很多城市居民旅游参观,从而促进二渡村的民宿发展。现在,二渡村已经呈现出主业突出、百业兴旺的局面。
六、村里有眼光长远、勇于担当的带头人。二渡村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还有一条重要的原因是有一个能够带领全村群众发展致富的好书记、重庆市第六届人大代表——潘书记。在他主持下,村里成立了“涪陵区江北街道二渡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重庆市二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市涪陵区九洞水榨菜股份合作社”和“重庆市二渡原乡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等公司;现在已经形成全村主产业背靠涪陵榨菜集团公司,青菜头品种和先进栽培技术依托渝东南农科院,以农民自主经营单季入股村民合作社和公司加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大大促进了全村的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的增收。
上一条: [ 夜话“巴山夜雨” ] |
后一条: [ 八年!我与民建“双向奔赴” ] |